來源:
原標題:兩天兩個重磅會議共同聚焦中小微企業發展 金融機構要做到敢貸、愿貸、能貸、會貸
“當前疫情和經濟形勢復雜,市場主體仍面臨不少困難,要標本兼治,持續治理亂收費,減輕企業負擔,鞏固經濟穩定恢復的基礎?!眹鴦赵嚎偫砝羁藦娫?月20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這個“基礎”就是市場主體。要圍繞支持和服務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多出實招幫他們解難題,減輕不合理負擔,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而1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也提出,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中小企業仍面臨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等諸多困難,需要加強有針對性的精準幫扶。同時,會議強調,要努力幫助民營經濟、中小企業解決最直接的現實困難。要把握好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金融機構要不斷提升能力,做到敢貸、愿貸、能貸、會貸。
對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一直都是發展路上繞不開的難題。去年7月份,17個部門共同印發《關于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其中,在堅持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制度方面提出了5項舉措,包括優化貨幣信貸傳導機制、健全多層次小微企業金融和服務體系、強化小微企業金融差異化監管激勵機制、完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制度、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近期舉行的2020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2020年銀行業累計對7.3萬億元的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9萬億元,同比增加了1.6萬億元。同時,加大對重點領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政策支持。央行牽頭出臺金融支持抗疫30條舉措,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7600多家防疫保供重點企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需要,追加了5000億元復工復產、1萬億元的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60多萬家,絕大多數也是中小微企業。
此外,還提升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陳雨露表示,央行積極督促商業銀行改進對小微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績效考核機制,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得以大幅增加,2020年前11個月普惠小微新增的授信當中,首次授信戶數占近40%。
對于今年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央行行長易綱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金融系統將進一步強化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設計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支持好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今年將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個工具支持力度保持不變。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二是,持續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商業銀行擴大“三農”、小微企業、制造業貸款投放。鼓勵銀行綜合評價小微企業信用風險水平,降低對抵押擔保的依賴。三是,繼續發揮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引領作用,支持銀行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推廣供應鏈票據和應收賬款確權,促進企業發債融資。引導市場推出更多供應鏈金融產品,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融資。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小微企業將是最大的受益群體,這也是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現實需要。在政策的具體落實方面,商業銀行需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做好客戶選擇以及與客戶的自主協商,真正讓資金流向小微企業,流向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發展前景較好但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做好貸款流程管理、貸后管理、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管理,讓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小微企業更好發展。